Tuesday, March 3, 2009

太極拳簡史

太极拳起源于中国,其动作刚柔相济,既可技击防身,又能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传统拳术。太极拳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传播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清朝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词》:“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 一之意。

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像,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
----------------------------------------------------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与流传,许多轶闻史事仅见于拳术家的言传身教。1929年扬州金一明的《三十二势长拳》中说:“武当脱胎于少林,少林得法于禽经。”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模仿熊、虎、猿、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结合民间流传的保健运动,创编出了《五禽戏》,华佗因此被尊称为拳术开山始祖。此后,拳术发展为外内两家:外家是以达摩禅师为祖的少林派,内家是以张三丰为祖的武当派。

南岳国师文进之编著的《太极拳剑推手各势详解》一书,在谈到太极拳的起源时有记:“张三丰生于辽东懿州,身高七尺,能日行千里,洪武初,至蜀大和山修道,二十七年入湖北武当山诵经。一日,有鹊雀急呼于院中,张氏闻之,由窗中窥见树上有雀,其目下视,地下幡有长蛇,其目仰视,二物相斗,历久不止,每当雀上下飞击长蛇时,蛇乃蜿蜒轻身摇首闪避,未被击中,张氏由此悟通太极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之理。”

太极拳最初是叫长拳、十三势,后来王宗岳根据《周易》阴阳动静的道理名其为太极拳。因为太极拳运动作势,任其自然,无中生有,所谓无极而太极也。

太极拳虽然在套路、推手架式、气动功力等方面各派有异,但都具有疏经活络、调和气血、营养腑脏、强筋壮骨的功效。太极拳作为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近来在中国福建南安又有以太极拳为基础发展成为自成体系的[鹤拳道]。

武当太极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丰、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没有充分史料可以证明太极拳是张三丰所创,当然也没有证据证明不是他所创。戚继光的32势长拳理论早于陈王廷,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原本也为陈式太极拳所缺欠。可见太极拳并非一人所创,而是前人不断开发、总结、整理、创新、发展而来的。纵观近、现代太极拳的发展就可见一斑,事物只有不断发展才具有生命力。这足以说明太极拳的前天、昨天和今天,也揭示了它的明天。

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曾经考证,太极拳为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庭所创。但从其考证的证据来看,尚有值得商榷之处,还无法定论。也有人称太极拳发源于武当武术,赵堡太极拳为武当太极拳的一支。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太极拳由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陈长兴传给河北永年人杨露禅,而后社会依次出现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太极拳流派。目前流传的陈式太极拳为人所知则是20世纪20年代的事情了,而这个陈式太极拳和陈长兴传给杨露禅的是否一致,以及陈长兴后陈家沟武术传承则是一件悬案了。

太极拳数百年来代代有传人,绵延不绝,名手辈出,尤其杨氏,在藏龙卧虎的北京,更是赢得“杨无敌”的美誉,而为天下所知,为太极拳的发展、传播、造福人类,居功至伟。而在太极拳传承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陈家沟,位于河南省温县县东清风岭上,六百年前为常阳村。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山西泽州(今晋城)人陈卜率全家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温县城北,立村陈卜庄,越二年,因嫌地势低洼,复迁常阳。后因陈氏人丁繁衍,家传武术在附近又大有声望,加之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沟,久而久之,便易常阳旧名为陈家沟。

陈氏总结了许多拳术套路。计有五套拳、五套锤、十五红、十五炮、红炮锤、一百单八式长拳以及别开生面的演练方法双人推手等。又据此理,创编了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武术器械套路。这些拳械套路均据太极之理,由无极至太极,由无相而生有相,由静而生动,每个招式都分阴阳(即虚、实、柔、刚、静、动等),形成了太极拳械的雏形,在陈氏家族中世代相传,形成陈氏太极拳。陈氏十四世的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再树里程碑。

他将陈王廷编的一至五路太极拳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成为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后人称之为“老架”,他还大胆地打破门规限制,拳传外姓,收河北广平府(今永年县)杨福魁(露禅)为徒。杨福魁艺成回乡后,后到达北京,经历了一段“闯天下、打天下”的传奇经历,并担当神机营总教习。

杨氏祖孙三代在北京与人交手无数,授徒广众,流传甚广。其拳架在不断的实践中日臻完善,最后由杨澄甫定型,成为目前流行最广的杨式太极拳。同时,尚有早期、中期的拳架流传于世。满族人全佑跟杨福魁之子杨班候学得杨氏小架太极拳后,传与其子鉴泉,在上海开办武学,将师承太极拳修改定型成另一家,因鉴泉后从汉姓吴,故世人称其为吴氏太极拳。
---------------------------------------------------

清末民初,民不聊生,大批中國人遠渡重洋到南洋謀生。中華武術也隋著移民而傳播到南洋, 眾多移民當中,有些是被清廷追捕的反清志土, 間中參有挾藝南來的江湖賣藝人。

太極拳大約在廿年代傳入馬新二地,在五十年代即達鼎盛時期,至今歷久不衰, 各門各派開枝立葉,百花齊放。

馬新二地的太極拳以楊式太極拳最為普遍,吳式孫式次之,八十年代末期,隨著陳家太極拳的名師馮志強,陳小旺,朱天才等老師到新加坡授藝後,陳式太極拳才在馬新兩國盛行起來,較後其他源流的太極拳如武式,趙堡式也傳入。

太極拳能傳入馬新並普遍得以傳播,得力于精武會無門戶之見的主張。聘請過各派太極名家,如楊澄甫,吳鑒泉等老師執教,培養許多人材,其中一些較後到海外友會傳授太極拳, 使太極拳在南洋開花結果。

根據前吉隆坡精武體育會會長曹堯輝的 “精武懷舊錄” 一文中有紀錄1929年盧煒倡及李佩弦前來吉隆坡雪蘭莪精武會執教, 太極拳才在大馬扎下根基, 較後上海精武總會又派唐文伍, 姚申俠二位老師來雪會任教學習太極者日益增加。

太極拳在馬新兩地蓬勃發展。 引起人注意, 是在澳門的吳公儀與陳克夫擂台賽後, 該賽會不僅帶動人們想學習太極拳, 也帶動武俠小說忽然流行起來.

1936年,陳微明弟子梁孝植來檳經商,參加精武會,並在精武會義務教授, 傳播太極拳.

1952年,武林名宿林伯炎曾受聘到雪蘭莪精武會教授太極拳.林伯炎後到新加坡發展,並在九龍堂執教,桃李天下.

1956年雪精武會邀請太極宗師蕫英杰前來執教,使到楊式太極拳廣為流傳,接著聶智飛, 黃性賢, 吳寶祥, 葉秀挺, 鄭曼青, 陳至誠, 董虎嶺,鄭榮光, 吳公儀父子,陳玉和,胡云華 等都到馬新任教, 使太極拳的學習推至另一高峰.

聶智飛是香港名師, 精于太極及蔡李佛五十年代他長住大馬, 對推動東南亞擂台賽具有貢獻.

1957年台灣太極拳名家鄭曼青高足葉秀挺南來檳城傳播簡易太極拳(37式), 開闢了一個新的太極天地, 其弟子祝聖錦; 盧統寶; 鄧芳;陳建隆等, 名喿一時.

葉秀挺師傅可以說是鄭曼青這個派系的開闢功臣, 與此同時鄭曼青名師的另一個門生黃性賢師傅亦在東馬一帶開天闢地,帶動太極拳的熱潮. 影響所及, 新加坡的太極拳界, 都有葉秀挺及黃性賢的門人設館, 桃李滿天下.

七十年代, 鄭曼青三位門徒翁子川, 干嘯洲, 吳國忠等先後亦挾藝南來授拳. 吳國忠打著鄭子太極拳的招牌, 當時也激起一陣熱潮.

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新加坡武術總會聘請中國名家劉萬福, 李秉慈,朱天才, 馮志強, 陳小旺, 楊振鐸, 李承祥, 周樹生, 潘淑儀, 蘇自芳等到新加坡授藝,太極拳又帶起高潮,陳式太極拳在當時傳入新馬.

間中, 尚有私人武館或個人私下聘請中國老師前來執教, 如傅聲遠,陳正雷, 馬虹,劉瑞,喬松茂,蕫增辰,劉偉等,培養不少太極人才.

1990年,大馬武總正式由中國聘請名師邵善康前來授藝傳授亞運會太極拳42式的競賽套路及85式楊式太極拳,使太極拳運動由港台師傅的影響又重歸中國.

2 comments:

  1. 请问现在在新加坡那里可以学到吴氏太极拳?

    ReplyDelete
  2. Hi Ming,
    今天我遇見郭師父,他說他現有陈氏太极班。假如你要学吳氏太极拳, 你可留下手機号碼,他会与你联络。
    Cheers.

    Lim HC
    -------------

    ReplyDelete